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301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AS并发葡萄膜炎的患者及未并发葡萄膜炎的患者分别定义为葡萄膜炎组及非葡萄膜炎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1例AS患者中,男性218例,女性83例,男女比约2.6:1;曾经或就诊时有葡萄膜炎的患者为36例(11.96%).葡萄膜炎组及非葡萄膜炎组患者的性别(P=0.119)、发病年龄(P=0.563)、HLA-B27阳性率(P=1.000)以及疾病活动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葡萄膜炎组平均病程[(7.84±7.45)年]长于非葡萄膜炎组[(4.14±4.43)年,P=0.006];葡萄膜炎组患者中CD25升高的患者比例(55.56%)高于非葡萄膜炎组(36.60%,P=0.029);Bath AS功能指数(BASFI)评分在葡萄膜炎组(2.29±2.36)高于非葡萄膜炎组(0.96±1.53,P=0.003);葡萄膜炎组中77.78%患者有外周关节受累,高于非葡萄膜炎组(47.55%,P=0.001).治疗方面,葡萄膜炎组生物制剂使用率为41.67%,高于非葡萄膜炎组(24.53%,P=0.029).结论:AS患者的葡萄膜炎发病与病程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葡萄膜炎发病率升高.葡萄膜炎组中有较多患者CD25升高,提示CD25可能与葡萄膜炎相关.伴发葡萄膜炎的AS患者更易有躯体功能受损和外周关节受累.AS病程中若出现葡萄膜炎,需积极进行局部及全身治疗;若疗效不佳,可建议患者使用生物制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