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非睑缘炎与睑缘炎患者睑缘真菌、细菌及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非睑缘炎与睑缘炎患者睑缘真菌、细菌及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非睑缘炎与睑缘炎患者及不同年龄非睑缘炎患者睑缘真菌、细菌及蠕形螨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前睑缘炎患者98例和后睑缘炎患者99例,分别作为前睑缘炎组和后睑缘炎组;并纳入同期于眼科门诊首诊为屈光不正的患者100例和玻璃体混浊患者200例作为非睑缘炎组。对所有患者双眼进行睑缘真菌、细菌及睫毛蠕形螨检查,并进行真菌孢子及睫毛蠕形螨计数检查。比较非睑缘炎组不同年龄间以及前睑缘炎组、后睑缘炎组和非睑缘炎组睑缘真菌、细菌及睫毛蠕形螨阳性率和载量的差异。结果非睑缘炎组不同年龄患者睑缘细菌、真菌和睫毛蠕形螨阳性率及蠕形螨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34、10.36、51.57,H=35.66;均P<0.01),其中≥60岁者睑缘细菌阳性率、睫毛蠕形螨阳性率及蠕形螨载量均明显高于<60岁者,睑缘真菌阳性率明显低于<6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睑缘炎组、后睑缘炎组和非睑缘炎组患者标本中细菌和真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6.36,均P<0.01),其中前睑缘炎组睑缘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后睑缘炎组及非睑缘炎组,前睑缘炎及后睑缘炎组睑缘真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睑缘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间睫毛蠕形螨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74)。前睑缘炎组和后睑缘炎组睑缘真菌孢子数和睫毛蠕形螨计数均高于非睑缘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睫毛蠕形螨阳性组睑缘细菌阳性率为45.7%(156/341),明显高于睫毛蠕形螨阴性组的25.6%(4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P<0.01)。2个组间睑缘真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0)。结论睑缘正常人群中,≥60岁者睑缘蠕形螨及细菌感染增加而真菌感染较少。真菌及细菌感染是睑缘炎患者睑缘的主要感染源,睑缘炎患者睑缘蠕形螨检测阳性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