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OG1410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COG1410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

目的探索载脂蛋白E模拟肽COG1410对小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M1/M2小胶质细胞极化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8只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IR 3 d组6只、IR 7 d组3只和IR 14 d组3只,其中IR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前房灌注,将眼压提高至100 mmHg(1 mmHg=0.133 kPa)并维持1 h,以建立视网膜IR损伤模型。取正常对照组和IR 3 d组各3只,采用视网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分布情况。取正常对照组、IR 3 d组、IR 7 d组和IR 14 d组各3只,通过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视网膜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随IR损伤后时间的变化。另取91只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9只、IR组24只、生理盐水组24只、COG1410组24只,其中正常对照组小鼠维持正常眼压,其余3个组均建立IR损伤模型,且COG1410组和生理盐水组在造模后分别尾静脉注射1 mg/kg COG1410和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小胶质细胞表型及RGCs存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UNEL法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视网膜核因子κ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与IR 3 d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和外丛状层。正常对照组、IR 3 d组、IR 7 d组和IR 14 d组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数目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83、57.62;均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 3 d组M1型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IR 7 d组M2型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IR组、生理盐水组、COG1410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分别为(4.25±0.57)%、(65.26±10.43)%、(63.01±4.93)%和(33.13±4.46)%,M2型小胶质细胞的数目分别为(4.50±0.20)%、(11.47±0.24)%、(11.75±0.17)%和(38.93±4.26)%,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33、50.82;均P<0.05);与IR组比较,COG1410组M1型小胶质细胞数目减少而M2型小胶质细胞数目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RGCs存活率及视网膜TNF-αmRNA、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凋亡细胞数目、NF-κB和Bax蛋白表达水平、Bax/Bcl-2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77、12.52、6.74、28.72、13.02、7.94、7.58,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R组RGCs存活率明显降低,视网膜凋亡细胞数增多,TNF-α和IL-1βmRNA表达量升高,视网膜NF-κB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Bcl-2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R组比较,COG1410组视网膜RGCs存活率升高,TNF-α和IL-1βmRNA表达量降低,TUNEL阳性细胞减少,NF-κB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Bcl-2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视网膜IR后3 d,COG1410促进M1型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抑制视网膜NF-κB及下游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视网膜炎症反应,同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RGCs存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