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基于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视觉模拟评分的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炎症指数转归

基于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视觉模拟评分的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炎症指数转归

         

摘要

cqvip:目的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视觉模拟评分探索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眼表炎症的变化规律,评估其作为抗炎治疗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6—9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18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给予眼表抗炎治疗。患者术前,术后1、3、7、10、30和60 d进行眼表炎症评估,通过眼表综合分析仪眼红指数分析软件对颞侧球结膜眼红指数(TCHI)进行动态评估,采用眼部症状评分(OSS)、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主观炎症状态进行分析,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及巩膜手术创面上皮化进程,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术后并发症的评价。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未观察到与手术和药物相关的全身和眼部严重并发症。术后10 d,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完全,术后30 d,巩膜暴露区结膜上皮化完全。术后60 d,BCVA(LogMAR)为0.12±0.17,与术前值0.34±0.36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P=0.003)。术后1 d OSS及VAS均较术前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SS:Z=-4.255,P=0.000;VAS:Z=-5.256,P=0.000);术后7 d,OSS降至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8,P=0.372);术后30 d,VAS降至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31,P=0.192);术后60 d,OSS低于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7,P=0.037)。术前TCHI均大于1.2,术后1 d TCHI升至峰值,术后1 d TCHI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0,P=0.000),随着抗炎治疗的介入TCHI逐渐降低,术后7 d TCHI回落至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0,P=0.310);术后60 d,TCHI降至基线水平之下,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P=0.020)。结论翼状胬肉围手术期采用主观症状评分联合眼红指数分析可准确评估患者眼表炎症状态,并作为评价抗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