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息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研究

胃息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胃息肉伴随胃炎的相关表现及胃息肉的发病因素.方法 对比182例(男60例,女122例,平均年龄56岁)胃息肉患者及110例(男45例,女65例,平均年龄54岁)不伴息肉的慢性胃炎患者的一些特征性表现如胃窦条状黏膜充血、幽门口胃黏膜流入、贲门口增宽等表现以及H.pylori感染情况,以了解胃息肉发病的有关因素. 结果① 182例胃息肉包括胃底息肉156例(85.7%)、胃窦息肉26例(14.3%).病理为淋巴瘤1例,管状腺瘤2例,增生性息肉29例,炎症性息肉150例.②出现贲门口松弛、胃窦条状黏膜充血及幽门口黏膜流入在各组比例:慢性胃炎组分别为28例(25.2%)、16例(14.4%),26例(23.4%),与慢性胃炎组相比,胃底体息肉组分别为61例((39.1%,P<0.05)、72例(46.2%,P<0.001)及72例(46.2%,P<0.001),胃窦息肉组分别为12例(46.2%,P<0.05)、10例(38.5%,P<0.01)、12例(46.2%,P<0.05).③合并食管炎:慢性胃炎组3例(2.7%),与之比较胃底体息肉组19例(12.2%,P<0.001).④合并H.pylori感染:慢性胃炎组29例(26.4%),胃底体息肉组显著较低为3例(1.9%,P<0.001),胃窦息肉组显著较高为12例(46.2%,P<0.05).结论 胃息肉患者更多合并贲门口松驰、胃窦条状黏膜充血及幽门口黏膜流入,提示与肠胃反流相关.胃底体息肉H.pylori感染率较低,其病因与H.pylori感染无关,胃窦息肉H.pylori感染率较高,其病因亦与H.pylori感染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