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2011-2015年辐射带电子动态FY-3B卫星实测结果

2011-2015年辐射带电子动态FY-3B卫星实测结果

         

摘要

FY-3B卫星为轨道高度约800 km,倾角98°的极轨气象卫星,星上高能电子探测器可开展宽能谱、高时间分辨的电子辐射长时间连续监测.20112015年极低太阳活动周期内,FY-3B卫星高能电子探测器对0.15~5.7 MeV不同能量高能电子在南大西洋异常区以外的辐射带区域的观测结果显示:在所有的辐射带区域,低能量的电子比高能量的电子更容易出现增强,填充槽区和进入到内带更低L区域的可能性更大.0.15~0.35 MeV的电子长期充斥于外辐射带和槽区,而1 MeV以上的电子大部分时间分布于外辐射带,在太阳风速度、地磁活动极弱的2014年呈现长时间极弱通量水平.2015年频繁增强的扰动导致电子通量水平整体升高,空间分布大范围扩散,1 MeV以上能量的电子在槽区位置也出现了分布.分析2014.5.10-7.30和2015.5.10-7.10两个典型时段内扰动参数对电子通量在不同区域动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通量在外辐射带外边界区域动态与太阳风起伏变化关联显著.AE<300 nT,Dst>-30 nT,SW<500 km·s-1的持续长时间低水平扰动条件下,电子通量分布内边界出现在不低于L~4的位置,通量峰值出现在靠近L~5的位置;而在太阳风速度和地磁活动显著活跃的时候,电子会穿越外辐射带深入到槽区,在外辐射带的通量峰值则出现在L约3.5~3.9的位置.2015年的3月和6月两起强磁暴使得电子向更低L注入,>1 MeV以上的电子在低至L~2.8的槽区出现显著增长.在极低通量水平下,AE指数短时增加超过300 nT的亚暴活动会导致0.15~0.35 MeV电子超过1个量级的增长变化.上述结果对于准确认识辐射带电子不同时期的基本特性、发现能量电子动态潜在的基本物理过程,构建更准确的辐射带电子模型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第6期|1831-1841|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100190;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100190;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100190;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100190;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北京10008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 150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
  • 关键词

    FY-3B卫星; 高能电子; 辐射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