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基于脏腑辨证的变应性鼻炎中药研究进展

基于脏腑辨证的变应性鼻炎中药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Ⅰ型过敏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或黄涕,甚或上颚发痒、咽痒咳嗽、目痒流泪、眼睛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一般可以划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常见类型,症状可以表现轻微,但是容易反复发作特点[1]。该病可以对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易反复发作增加医疗负担,甚至还可能伴发哮喘。中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病人数呈增加趋势。据报道全国17个城市人群的平均患病率已达17.6%[2]。变应性鼻炎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不同程度鼻部炎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也表明人群中对气传变应原的致敏率达40%~50%[3]。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抗白三烯药物、色酮类药物、抗胆碱药以及脱敏疗法(免疫疗法)、生物制剂、外科手术以及中医中药[4]。目前尽管各种方法作用机理不同,且都能取得一定的短期疗效,但停药后极易反复。中医药疗效温和,不良反应极小,应用方便,远期临床疗效良好。中医药治疗从患者机体的整体出发,纠正阴阳失衡的疾病状态,具有其独特的优势[5]。本研究通过从脏腑辨证角度出发,阐述中药在治疗反应性鼻炎方面的独到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