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酶切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变异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酶切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变异

         

摘要

<正> 乙型肝炎病毒(HBV)编码包膜蛋白的 S 基因突变被认为是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国外报道以 S 基因第587位核苷酸碱基因由鸟嘌呤变为腺嘌呤(587nt G→A)导致 HBsAg"α"抗原决定簇的145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精氨酸(GGA→AGA)的变异株(145R)最为多见,国内也存在核变异株。目前多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及对 PCR 产物直接测序检测 S 基因突变,因操作技术复杂,难以用于检测大量标本。此外,145R 突变改变了"α"决定簇的构型,使变异株与抗-HBs 的结合力降低,现用的诊断试剂不能有效地检测145R 的 HBsAg,故需建立一种简便、敏感、特异的检测145R 变异株的方法。通过对基因库中已有的35株不同亚型的 HBV 全基因组 DNA 作序列分析,发现587nt G→A突变可使 HBV 变异株出现1个新的 A1wN1 酶切点,同时丢失1个 BsiY1 酶切点,建立了 PCR 结合 AlwNl 和BsiYl 酶切检测145R 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7年第3期|149-149|共1页
  • 作者

    何建文; 闻玉梅;

  • 作者单位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45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