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高血氨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新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分析

高血氨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新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分析

         

摘要

目的依次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D-氨基半乳糖(D-gal)急性肝损伤模型和氯化铵(NH4C1)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探索肝衰竭中高血氨再次诱导肝细胞损伤机制。方法(1)大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建立:将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等渗盐水对照组(n=10),12 h急性肝衰竭模型组(n=10),24h急性肝衰竭模型组(n=16);D-gal 400mg/kg+脂多糖50μg/kg混合剂量给予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分别在给药后12 h或24 h处死各组大鼠。(2)NH4C1所致肝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将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3组:NH4C1模型组(n=20),D-gal肝脏损伤组(n=10)和等渗盐水对照组(n=10);NH4C1模型组每8h给予NH4C1 10ml/kg灌胃,急性D-gal肝脏损伤组则于大鼠腹腔每6d注射1次D-gal.(800mg/kg),对照组为等渗盐水10ml/kg灌胃,30d后处死各组大鼠。(3)分别检测大鼠血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比率(PT-A),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肝脏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指数;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在大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中,12 h后出现转氨酶升高[ALT和AST分别为(1202.51±282.00)U/L和(1560.14±298.98)U/L],血氨随之升高[(165.9±23.6)μmol/L],24 h检测ALT、AST和血氨分别为(774.40±207.65)U/L、(967.60±121.94)U/L和(143.4±18.1)μmol/L,与等渗盐水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24 h后转氨酶和血氨下降,但未发现AFP(除急性肝衰竭24 h组外)、GGT变化,肝脏病理检查显示各组肝细胞出现片状弥漫性出血性坏死,淤血,并有灶状出血,伴随细胞凋亡指数逐渐上升。但在NH4C1所致急性肝脏损伤中,6h后即检测到血氨升高,ALT和AST同比增加,30d后检测血氨,ALT和AST进一步升高,但AFP,GG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HE染色未见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无肝细胞再生或纤维组织增生。另外,30d NH4C1模型组和D-gal肝损伤组内肝组织均见较多的凋亡细胞,但D-gat肝损伤组可见明显炎性细胞侵润。除血氨外,其余检测指标与NH4C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肝衰竭模型中,血氨随着肝细胞坏死而升高,相同血氨浓度可以导致大鼠肝脏再次损伤,但这种损伤与D-gal诱导肝损伤明显不同:不是通过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侵润实现,而是可能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肝细胞再生,进一步导致肝细胞功能受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