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肝移植围手术期肝衰竭患者Gc球蛋白的影响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肝移植围手术期肝衰竭患者Gc球蛋白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肝衰竭患者血清Gc球蛋白的影响,探讨血清Gc球蛋白在肝衰竭患者病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81例肝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人工肝治疗组(43例),常规治疗组(38例);然后再分为人工肝治疗有效组(A组)、人亡肝治疗无效组(B组)、常规治疗有效组(C组)和常规治疗无效组(D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Gc球蛋白的变化,分析Gc球蛋白分别和白细胞介素(IL)18、IL-10、IL 4、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一氧化氮合酶、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之间的关系。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Pearson相关分析或χ~2检验。结果 (1)人工肝治疗组好转率为67.44%(29/43),常规治疗组治疗好转率为34.21%(13/38,P<0.01)。(2)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后Gc球蛋白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和C组治疗后明显升高,但A组治疗后较C组治疗后升高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和D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各组肝衰竭患者血清Gc球蛋白水平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A组和C组患者血清Gc球蛋白水平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B组和D组患者的血清Gc球蛋白水平波动,但无显著升高(P>0.05)。(3)Gc球蛋白和IL-4、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合酶、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成负相关关系,而与IL-10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提高肝衰竭患者血清Gc球蛋白的水平,并最终可提高肝衰竭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Gc球蛋白水平可作为临床转归的预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