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人体质量指数及其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关系

人体质量指数及其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基线体质量及其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和2001年上海宝山钢铁责任有限公司的普通员工健康体检资料,主要包括个人嗜好、既往病史、人体学指标、动脉血压,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葡萄糖、ALT以及肝脏实时超声的检查结果。选择研究期间无习惯性饮酒史[每月饮酒小于2次和(或)每周饮用乙醇量小于140 g]以及基线时血清ALT正常(小于40 U/L)和实时超声检查未发现脂肪肝者为研究对象。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用Bayer 1 65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由同一名资深影像学医师利用同一台1400型Aloka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作肝脏检查。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有5402例研究对象2年后再次体检时影像学诊断脂肪肝327例(6.05%),每1000人每年发生NAFLD 30例。年龄<50岁发生脂肪肝者占5.7%(281/4624),≥50岁发生脂肪肝者占9.3%(46/451),x~2=9.87,P<0.01。人体质量指数(BMI)差值在无脂肪肝组为0.50±1.29,脂肪肝组为0.95±1.25,t=6.11,P<0.01。TG差值在无脂肪肝组为(0.11±1.06)mmol/L,脂肪肝组为(0.35±1.71)mmol/L,t=2.48,P<0.05。TC差值无脂肪肝组为(0.52±0.63)mmol/L,脂肪肝组为(0.62±0.70)mmol/L,t=2.40,P<0.05。NAFLD的发病率随基线BMI增加而显著增高,趋势分析显示x~2=389.01,P=0.000。体质量正常、超重、肥胖症和重度肥胖症患者NAFLD发病率分别为1.4%、6.4%、16.8%和24.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年龄、BMI和血清TG水平以及随访期间BMI和TG增加幅度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普通职工NAFLD发病率高,基线时肥胖和代谢紊乱以及随访中体质量和TG增加是发生NAFLD的重要预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