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估STEMI病人PCI术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估STEMI病人PCI术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的STEMI病人31例,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分别行心脏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对各个层面的动态图像进行脱机处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测量左室长轴应变峰值(LS),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分析参数与左室重塑的关系.结果 STEMI病人左室平均纵向应变(MLS)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12.18±4.10)%、(-15.16±3.50)%、(-16.17±3.13)%;3次随访左室整体平均纵向应变(GLS)分别为(-11.95±3.26)%、(-14.90±3.60)%、(-15.33±3.85)%.在LAD供应的左室7个节段前间隔基底段(BAS)、前间隔中间段(MAS)、室间隔心尖段(ApS)、前壁基底段(BA)、前壁中间段(MA)、前壁心尖段(ApA)和心尖部(Apex)中,有4个节段(BAS、MAS、BA、MA)的LS及左室整体GLS随时间逐渐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6个月LVEF与1周比较增加(P<0.05),LVESV在术后1个月、6个月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次左心室7节段MLS与GL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2、0.575、0.581.MLS与LVEF的相关系数比GLS大,且随时间改变,MLS、GLS与LVEF相关系数逐渐增大.△LS节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651.在最佳截断值(约登指数为0.420)时敏感度为0.571,特异性为0.849.STEMI病人整体心功能及局部应变变化情况:在LAD供应的7个节段中,有4节段(BAS、MAS、BA、MA)应变能力术后逐渐升高,平均及整体应变能力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S相关系数比GLS大,与LVEF相关性更强,且随着时间改变,关系更加密切.结论 MLS与LVEF的相关性比GLS更强,可预测病人在PCI术后早期恢复及预后情况.△LS节段作为一个新的参数,不仅可反映术后局部及整体收缩能力的变化,也可预测左室重构及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