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动态增强MRI定性诊断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动态增强MRI定性诊断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摘要

目的 观察动态增强MRI(DCE-MRI)定性诊断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局部切除组织活检诊断的64例乳腺单发ADH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恶性与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及乳腺X线、DCE-MRI征象,分析DCE-MRI预测乳腺恶性ADH的效能.结果 64例乳腺单发ADH中,28例为恶性(恶性组),36例非恶性(非恶性组),组间活检方式、病灶最大径、MRI示乳腺实质背景强化(BPE)、乳腺X线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1);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BPE为乳腺恶性ADH的独立影响因素[OR=7.550,95%CI(1.575,36.197),P=0.011].DCE-MRI诊断BI-RADS 4A及以下者27例,其中3例为恶性;4A类以上(4B及4C)37例,25例为恶性,诊断敏感度89.29%(25/28),特异度66.67%(24/36),阳性预测值67.57%(25/37),阴性预测值88.89%(24/27).结论 DCE-MRI可用于定性诊断乳腺ADH;其所示中重度BPE为术后病理恶性的正相关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