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鉴别诊断移行带前列腺癌与基质型前列腺增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鉴别诊断移行带前列腺癌与基质型前列腺增生

         

摘要

目的评价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灌注扩散比(PDR)及拉伸指数模型各参数鉴别诊断移行带前列腺癌(PCa)与基质型良性前列腺增生(S-BPH)的价值。方法纳入移行带PCa患者(PCa组)及S-BPH患者(S-BPH组)各24例,以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IVIM图像,获得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_(Stand))、快速ADC(ADC_(Fast))、慢速ADC(ADC_(Slow))、灌注分数(f)、弥散分布指数(DDC)及弥散异质性指数(α),计算PDR。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及MRI参数差异,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鉴别诊断移行带PCa与S-BPH的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RI参数及回归模型鉴别诊断移行带PCa与S-BPH的价值,并以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AUC的差异。结果组间患者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及病灶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a组ADC_(Stand)、ADC_(Slow)、DDC及α均低于S-BPH组(P均<0.05),而ADC_(Fast)、PDR高于S-BPH组(P均<0.05)。ADC_(Stand)、ADC_(Fast)、ADC_(Slow)、DDC及PDR用于鉴别诊断移行带PCa与S-BPH的效能均较高,AUC分别为0.948、0.966、0.900、0.931及0.965,均优于α效能(P均<0.05)。年龄、PSA、PI-RADS、ADC_(Stand)、ADC_(Fast)、ADC_(Slow)、DDC及α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构建回归模型的诊断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88、95.80%及100%。结论多数IVIM双指数模型、拉伸指数模型参数鉴别诊断移行带PCa与S-BPH的效能均较高;PDR可作为IVIM模型的重要补充;联合临床与影像学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鉴别诊断效能优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