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方法学分析及其在鞍区肿瘤术中监测的初步应用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方法学分析及其在鞍区肿瘤术中监测的初步应用

         

摘要

目的 分析术中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的相关方法学参数,并探讨其在鞍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86例椎管内占位患者(112侧眼,设为A组)进行F-VEP监测方法学参数研究。将可获得稳定F-VEP波形的参数应用于31例鞍区肿瘤患者(62侧眼,设为B组)。所有患者均在全静脉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并在术中行F-VEP监测,比较不同导联、不同刺激频率(0.7~1.2 Hz)下所获取F-VEP的波幅。结果 A组中,在所有刺激频率下,O2-Fz或Oz-Fz导联的N75-P100峰间值(A1)均高于O1-Fz导联(均P&0.05);0.7~1.0 Hz刺激频率下,O2-Fz或Oz-Fz导联的P100-N145峰间值(A2)均高于O1-Fz导联(均P&0.05);在任一导联中,0.7~1.2 Hz范围内各刺激频率下产生的F-VEP A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0.7 Hz频率下产生的F-VEP A2均高于其他频率下获得的波幅(均P&0.05)。B组中,61侧眼术中引出稳定的F-VEP波形,引出率为98.4%(61/62)。B组19例患者术中的F-VEP波形无变化,其中13例患者术后的视觉功能较术前无变化,6例患者的视觉功能有所改善。B组12例患者术中的F-VEP波形呈可逆性变化,其中4例术后视觉功能较术前无改变,7例有改善,仅1例视觉功能下降。结论 选择合适的电生理刺激参数后,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获得稳定的F-VEP波形;通过在鞍区肿瘤手术中应用F-VEP监测,初步证实术中F-VEP监测结果可用于预测患者的术后视觉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