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全飞秒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像差初步分析

全飞秒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像差初步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飞秒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术后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病例23例,分为2组,A组为15例(22眼)接受SMILE的中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男性6例、女性9例),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7.13±0.91)D.SMILE采用500 kHz VisuMax飞秒激光完成,采用上方4.2mm弧形切口,角膜帽厚度设定为100 μm,透镜直径6.3~6.5 mm.B组为8例(14眼)接受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的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3例、女性5例),术前等效球镜为(-7.53±0.22)D.FS-LASIK采用蒂位于上方、厚度为100μm的角膜瓣.术前、术后采用Hartmann-Shark原理的WASCA波前像差仪(Carl Zeiss)检测高阶像差.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所有术眼术后均获得1.0以上裸眼视力,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一眼发生最佳矫正视力的丢失,13.6%的A组(SMILE组)术眼提高2行.94.1%的A组术眼及92.8%的B组(FS-LASIK组)术眼获得±0.50 D以内的等效球镜.术后残余屈光不正,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手术方式术后总体高阶像差均增加,SMILE术后以彗差为主,FS-LASIK术后高阶像差增加以球差和5阶高阶像差为主.结论 SMILE矫正高度近视及近视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及安全性,术后总体高阶像差增加以彗差为主,并无显著增加球差的作用,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6期|399-402|共4页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飞秒激光; 屈光手术; 波前像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