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激光镫骨外科耳显微外科2007版(二十八)

激光镫骨外科耳显微外科2007版(二十八)

         

摘要

@@ 耳硬化镫骨切除术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各国耳科学者在手术技术和器械方面均有不同的贡献,尤其在修复被开放的前庭窗,防止外淋巴漏方面取得不等程度的效果.用于修复的生物材料有筋膜、软骨膜、皮下结缔组织和耳垂脂肪等,实际效果差别不显著.一个共识是被开放的前庭窗面积愈小,组织修补的效果愈佳.1970年以后,首先在欧洲,耳科专家(Fisch、Marquet和Smith)推出镫骨底板小窗技术.这是耳硬化镫骨外科重大的改进.这一技术也为作者多年来所应用.其优点不仅是使外淋巴漏的并发症近乎消失,而且在精确运用下,中耳机械创伤小,内耳手术损伤的程度大大下降、术后几乎无眩晕反应.听力效果堪称一流.然而这一手术中的底板作窗要求手术者有相当熟练的技巧,不是短期可达到的.1978年,Perkin试用激光作镫骨开窗成功.镫骨外科激光技术的引进,使术者能"无接触"地进行镫骨足弓切断和底板开窗以及窗龛黏膜清理和止血等关键步骤,使手术更安全、更高效地完成.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 作者

    王正敏;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20003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