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联合共培养系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样细胞

联合共培养系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样细胞

摘要

目的 探讨添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培养基联合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Cs)共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实验分三组:HRPECs+BDNF、EGF、bFGF+BMSCs共培养组、BDNF、EGF、bFGF+BMSCs共培养组和对照组(单独BMSCs).第一组取第3代HRPECs接种在双层培养板的上层,将第3代人BMSCs接种于下层培养板中,在双层六孔板的每孔中加入混合有20 ng/mlbFGF、20 ng/ml EGF、20 ng/ml BDNF及10%胎牛血清(FBS)的DMEM-LG培养液(需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应同时在下层放入18 mm×18 mm盖玻片进行细胞爬片).第二组取第3代人BMSCs接种在六孔培养板中,每孔中加入含20 ng/ml bFGF、20 ng/ml EGF、20 ng/ml BDNF及10%FBS的DMEM-LG培养液.第三组将第3代人BMSCs接种于六孔培养板中,加入10%FBS的DMEM-LG培养液.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周后停止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RT-PCR检测角蛋白18、RPE65蛋白存诱导细胞中的表达.数据采用Holm-Sidak法进行分析.结果 诱导2周后,第一组BMSCs细胞呈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短棒状外观,细胞内有色素颗粒形成,其他两组没有类似改变.三组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RPE65蛋白、角蛋白18,光密度值结果显示第一组和第二组间、第一组和第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PE65:t=37.416、36.236,P<0.05;角蛋白18:t=38.611、37.532,P<0.05).而第二组和第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PE65:t=1.180,P>0.05;角蛋白18:t=1.079,P>0.05).RT-PCR检测相对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第一组和第二组间、第一组和第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PE65/β-actin:t=176.110、174.820,P<0.05;角蛋白18/β-actin:t=243.230、241.560,P<0.05).而第二组和第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PE65/β-actin:t=1.283.P>0.05;角蛋白18/β-actin:t=1.670,P>0.05).结论 利用BDNF、EGF、bFGF联合HRPECs共培养可以使BMSCs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样细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