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5 Hz组、电针50 Hz组和电针100 Hz组,每组大鼠8只。空白组不造模,假手术组造模时在颈内动脉内不插入尼龙线,其余4组均完成大脑中动脉阻塞造模。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常规饲养,不进行电针干预;电针5 Hz组、电针50 Hz组和电针100 Hz组均进行对应频率的电针干预。6组大鼠均于入组14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入组14 d后,假手术组与空白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延长,总路径和跨越象限数亦有增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总游泳路径显著延长,所跨越的象限数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5 Hz组、电针50 Hz组和电针100 Hz组具有缩短逃避潜伏期时间、减少总游泳路径和降低跨越象限数的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电针50 Hz组缩短的最为明显,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以及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比值(tP/tT)和原平台象限(第Ⅲ象限)游泳路程占总游泳路程的比值(dP/dT)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减少或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5 Hz组、电针50 Hz组和电针100 Hz组脑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tP/tT和dP/dT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5 Hz组、电针50 Hz组和电针100 Hz组组间比较,电针50 Hz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电针5 Hz和电针100 H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tT和dP/dT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中以50Hz的电针刺激治疗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