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低频电刺激配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放射性脑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

低频电刺激配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放射性脑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配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放射性脑神经损伤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鼻咽癌后放射性脑神经损伤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其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49.5岁;放射治疗结束到出现严重吞咽困难需鼻饲的时间为4.5年;留置胃管13例,胃造瘘5例。应用低频电刺激吞咽肌,刺激肌肉包括下颌舌骨肌、二腹肌、甲状舌骨肌、舌骨舌肌、腭垂肌、上下舌纵肌、舌横肌、颊肌等;采用波宽1~100 ms,频率30~50 Hz,刺激5 s,休息5~10 s,每次治疗15~30 min,每天1次,共20次。同时应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采用14号乳胶导尿管,插入食道后注水6~10 ml,缓慢拉出扩张食道上段,每天1次,共10~20次。采用X线荧光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VFSS吞咽时相比较:治疗前患者的碘水、碘糊吞咽时相通过时间明显异常,喉部上抬和前移幅度小;治疗后,通过时间缩短,喉部上抬和前移幅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吞咽碘水和碘糊过程中,会厌谷或梨状隐窝碘剂残留发生率均为100%,误吸率100%;治疗后,会厌谷和梨状窝的残留率分别为38.9%和44.4%,误吸率为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VFSS疗效评价示:总有效率88.9%,其中治愈7例(38.9%),有效9例(50.0%),无效2例(11.1%)。15例拔除了鼻饲管或胃造瘘管。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配合电刺激治疗具有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放射性脑神经损伤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