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比较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0d内对非“罪犯”病变血管行PCI治疗及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集的343例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并行急诊PCI治疗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次PCI组134例,再次PCI普通金属支架(BMS)组(再次PCI-BMS组)112例,再次PCI药物洗脱支架(DES)组(再次PCI-DES组)97例,比较3组间住院期间及30d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再次PCI-BMS组及再次PCI-DES组的平均年龄均高于单次PCI组[(68·4±12·8)岁和(69·2±13·4)岁对(63·9±11·4)岁,P<0·01),Killip分级≥Ⅱ级比例高(10·4%对25·9%,P<0·01和10·4%对26·8%,P<0·01)],并发外周血管疾病发生率高(7·5%对18·8%,P<0·01和7·5%对18·6%,P<0·05)。3支冠状动脉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单次PCI组(54·5%对38·1%,P<0·05和56·7%对38·1%,P<0·01)。3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外周血管并发症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但单次PCI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高于再次PCI-BMS组和再次PCI-DES组(P值均<0·01)。再次PCI-BMS组与再次PCI-DE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AMI患者,在急诊PCI后10d内,对非“罪犯”病变血管采取积极的介入治疗策略及应用DES是安全、可行的。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年第14期|1072-1075|共4页
  • 作者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542.22;
  •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支架;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