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江西省脑膜炎奈瑟菌分离株分子分型和菌群结构分析

江西省脑膜炎奈瑟菌分离株分子分型和菌群结构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江西省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分离株的分子分型和菌群结构。方法选取于1976—1987年和2005—2008年在江西省分离自患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人群的123株Nm菌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roA PCR扩增并测序等方法,检测Nm基因型特征及porA的序列特征。使用BioNumerics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分析菌株菌群结构。结果 1976—1987年分离67株Nm菌,血清群分布为A群(43株)、B群(18株)、C群(1株)和W135群(5株);2005—3008年分离56株Nm菌,血清群分布为A群(3株)、B群(7株)、C群(45株)和不可分群(1株)。123株Nm菌株分为40个序列(ST)型,46株A群菌株分为14个ST型,以ST-3型为优势型别,共29株菌,占A群菌株的63.0%(29/46),分离于1976年至1987年,分离自患者(14株)、密切接触者(9株)、健康人群(6株);46株C群菌株分为5个ST型,以ST-4821为优势型别,共41株,占89.1%(41/46),分离于2005年至2008年,分离自患者(6株)、密切接触者(6株)、健康人群(29株)。123株Nm菌株的porA基因分属于32个不同的型别,包含了24个不同VR1型和22个VR2型。1976—1987年的流行菌株为ST-3型A群Nm,PorA分型为P1.7-1,10,为优势型别,菌株数为18株,占A群Nm的39.1%(18/46),分离自患者(11株)、密切接触者(4株)、健康人群(3株);2005—2008年的流行菌株为ST-4821型C群Nm,PorA分型2005年以P1.20,9为主,共19株,占ST-4821型C群Nm流行菌株的46.3%(19/41),分离自密切接触者(1株)、健康人群(18株);2006年开始以P1.7-2,14型为主,共22株,占ST-4821型C群Nm流行菌株53.7%(22/41),分离自患者(6株)、密切接触者(5株)、健康人群(11株);B群菌株不存在优势序列群,呈多型性特点;W135群菌株5株均为ST-174序列群,PorA分型为P1.21,16,分离于1979年至1980年,分离自密切接触者(3株)、健康人群(2株)。结论江西省Nm分离株具有基因多态性,同时也存在优势克隆群,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流行克隆;流行克隆已由A:ST-3:P1.7-1,10变迁为C:ST-4821:P1.7-2,1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