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养兔》 >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初报

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初报

         

摘要

对近3年四川发生的兔腹胀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解病理变化、病因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该兔腹胀病主要引起断奶后至3月龄左右的兔发病,发病率一般在30%~60%,死亡率达90%以上,具有一定传染性和区域流行性.病兔出现明显腹胀,胃膨胀,胃内充满食物或水样稀薄的内容物,部分胃粘膜有黑色溃疡斑点,结肠内多充满白色胶冻样半透明状物.从69例病死兔中,分离到38株魏氏梭菌(55%)、13株大肠杆菌和2株沙门氏杆菌,大多数茵株都有致病力.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或抗球虫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该病,而使用恩拉霉素和蒽诺沙星可在1周内控制该病的发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可能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原菌有可能是以魏氏梭菌为主.还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为单一或混合感染所致.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养兔》 |2008年第11期|27-30|共4页
  • 作者单位

    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

    成都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新津611430;

    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

    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829.291;
  • 关键词

    兔; 腹胀病; 病因; 防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