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血管性认知障碍脑CT灌注成像脑血流特点

血管性认知障碍脑CT灌注成像脑血流特点

         

摘要

目的 通过脑CT灌注成像(CTP)评估脑血流灌注情况,探讨脑血流灌注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进行脑CTP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例,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价和画钟测试(CDT),按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n=43)、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n=48)和血管性痴呆(VD)组(n=12).分析各组CTP不同大脑部位感兴趣区的脑血流灌注特点.结果 三组糖尿病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556,P=0.023),VCIND组和VD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年龄和糖尿病病史是V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三组间相比,额叶、颞叶、顶叶的局部脑血容量(CBV)有显著性差异(F>3.216,P<0.05);VD组额叶、颞叶、顶叶的CBV低于对照组(P<0.05),且VD组额叶、颞叶CBV低于VCIND组(P<0.05).三组左侧的颞叶、顶叶和半卵圆中心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以及左侧枕叶的TTP有显著性差异(F>3.116,P<0.05);VD组高于对照组和VCIND组(P<0.05).三组在局部脑血流量(CBF)及右侧脑叶的MTT和TTP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额叶、顶叶及右侧颞叶的CBV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203,P<0.05).顶叶和左侧额叶的CBV与CDT评分呈正相关(r>0.214,P<0.05).结论 不同程度VCI均存在脑血流灌注降低,以额叶、颞叶、顶叶降低明显,且血流灌注随着认知障碍程度的进展而进一步降低,左侧半球受损早于右侧.脑CTP可为VCI的早期识别提供影像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