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上Fas受体分子数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上Fas受体分子数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通过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受体的分子数(Fas/T),探讨其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指导作用。方法36例活动期SLE患者,分别给予泼尼松、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在入院3d内、出院时(平均住院天数为22.6d)和出院后4周复诊时,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Fas定量流式细胞试剂盒荧光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上表达Fas受体分子数(Fas/T)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随着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到出院时T细胞表面Fas/T呈明显升高;出院后4周复诊时T细胞表面Fas/T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Fas/T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Fas/T与抗dsDNA抗体、C3和C4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T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作为一种评价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由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是引起SLE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也是判断狼疮活动的重要指标。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年第9期|541-543|共3页
  • 作者单位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广东医学院深圳市风湿病研究所;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广东医学院深圳市风湿病研究所;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518020;

    518020;

    518020;

    518020;

    51802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593.241;
  •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原; CD95; T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