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白塞病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12例临床分析

白塞病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1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白塞病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3月白塞病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栓部位、治疗及预后。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资料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及范围表示。结果白塞病合并CVST患者12例,占同期白塞病住院患者(601例)的2.0%。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诊断CVST时的年龄15~52岁,平均(28±10)岁。92%(11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白塞病其他系统首发表现之后平均(56±35)个月。神经系统症状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9例,82%),以头痛(11例,92%)、视乳头水肿(9例,75%)、恶心呕吐(8例,67%)和视力下降(6例,50%)最为常见。10例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8例存在脑脊液压力升高(80%)。CVST最常出现的部位依次为横窦(9例,75%)、上矢状窦(8例,67%)和乙状窦(7例,58%),并且同时合并2个及以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占多数(8例,67%)。除CVST外,8例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血栓,7例为下肢静脉血栓,1例为肺动脉血栓形成。此外,同时合并的神经系统其他病变还有脑梗死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右侧颞叶出血1例。经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平均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0.7~88.8个月),好转10例(83%),病情反复2例(17%)。结论 CVST是白塞病的相对少见并发症,临床常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和脑脊液压力升高,需早期识别、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