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脊柱截骨术治疗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脊柱截骨术治疗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治疗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解剖研究中将16具新鲜胸腰段脊柱标本按不同脊柱截骨术分为3组,A 组:脊柱开放-闭合截骨术,B 组: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C 组: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截骨包括上位椎问盘后半部分)。测量截骨前后 Cobb 角的变化、椎休高度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临床研究中共26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36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11年,平均25个月。人院前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17例。神经损伤程度按照 Frankel 分级:A 级10例,B 级2例,C 级10例,D 级2例,E 级2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VAS 评分平均4.5分(2.5~6.0分)。后凸角20°~75°,平均35°。根据后凸角大小选择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或改良椎体楔形截骨术。结果解剖研究胸腰段标本中 A 组平均纠正(38.0±2.5)°,B 组(36.0±3.6)°,C 组(49.0±2.0)°。A 组椎体高度平均增加(13.8±1.4)mm,椎体前缘增加(30.2±2.5)mm,而 B、C 组椎体高度平均短缩(2.8±0.8)mm 和(3.8±0.7)mm,前缘增加(25.0±1.2)mm 和(2.2±0.9)mm。临床研究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6年,平均12.5个月,患者获得满意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术后后凸角度平均为10.8°(0°~40°),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4°。50%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恢复,全瘫患者恢复率为30%,主要是感觉功能恢复,而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64.3%,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有恢复。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好转,VAS 评分平均2.3分(1.0~3.5分)。结论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可以选择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或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和后凸畸形纠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好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