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以钙磷骨水泥为载体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对异体脱蛋白骨修复骨关节缺损的促进效应(英文)

以钙磷骨水泥为载体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对异体脱蛋白骨修复骨关节缺损的促进效应(英文)

         

摘要

背景:脱蛋白骨具有与宿主骨相似的生物组织,有利于骨细胞附着的三维支架,有助于新生毛细血管的长入和间质细胞的迁入,钙磷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的、非陶瓷型骨水泥,其理化特性具有可塑性,反应不产热且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孔隙率。目的:观察钙磷骨水泥复合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hVEGF)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体对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修复骨关节缺损的促进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材料:选用36只成年杂交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0±0.5)kg,实验动物由重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rhVEGF由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rhBMP-2由广州市达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钙磷骨水泥由上海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实验于2006-03/09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市级)完成,取36只实验犬,随机数字表法将杂交犬分成3组,每组12只。A组:钙磷骨水泥/rhVEGF/rhBMP-2/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B组:rhVEGF/rhBMP-2/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C组:单纯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麻醉实验犬,距关节面30mm处用线锯切断股骨,用交叉克氏针和钢丝将各组相应移植物固定于股骨断端,逐层缝合切口。以上4项检查均在术后4,8,12,16周进行。术后4,8,12,16周进行移植物X射线、组织形成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膝关节血流量检测,并对术后16周各组实验犬骨关节变曲应力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物X射线、组织形态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膝关节血流量检测结果。②各组实验犬骨关节弯曲应力分析结果。结果:纳入实验犬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6周,从X射线检查发现A组骨痂形成明显好于B、C组。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组在各时间点再血管化均优于B、C两组。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显示术后4、8、12及16周A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BMP-2的面积积分吸光度值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墨汁灌注微血管分析结果显示A组术后各期移植物内新生血管较多,部分趋向成熟,与B、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4周时各组手术侧膝关节较对侧血流量均增高,但A组显著增高,8周时进一步增高,12周时达到顶峰,16周时略有下降,但仍较B、C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A组三点抗弯曲应力,强于B、C组(P<0.01)。结论:重组脱蛋白骨关节材料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和成骨能力,可早期与受体达到骨愈合修复骨关节缺损并最终成为自身组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