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情感障碍患者关联性负变实验观察(英文)

情感障碍患者关联性负变实验观察(英文)

         

摘要

背景:关联性负变是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脑诱发电位。目的:探讨情感障碍患者与正常成人在关联性负变检测中的不同表现。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精神病医院功能科。对象:选择2005-02/2006-01在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和住院的情感障碍患者29例,男14例,女15例,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病诊断与分类手册DSM-IV的躁狂抑郁症诊断标准。将情感障碍患者按入院时的精神状态分为躁狂相和抑郁相2组。躁狂相组11例,Bech-Rataelson躁狂量表评分大于16分。抑郁相组18例,分为单相(目前抑郁以往无躁狂)11例及双相(目前抑郁有过躁狂)7例,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大于24分。选择27例身心健康的医院职工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2.5±5.9)岁,3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方法:实验在屏蔽的隔音室中进行,被试者坐于软椅上,双眼向前看一目的物,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清醒。记录电极用8mm铂金头皮电极,位置参照国际脑电图学会10/20标准。颅顶有效电极置于Cz,参考电极置于右乳突。两眉中点上2cm处接地。关联性负变波形用函数记录仪描记。标准的关联性负变模式由光信号及短声信号组成。闪光灯和扬声器置于被试者正后方,被试者双耳接受短声信号后,即用右手指按手握式电键,瞬时切断短声。从同步光信号发出开始,全程持续2500ms为一次关联性负变记录,每20次叠加为一轮实验。每例被试者接受2轮实验,实验结束后,以20μV标准电压输入上述系统作同样次数叠加处理,作为波幅测量标准。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受试者的关联性负变的潜伏期、波幅B、指令信号前负相期待波面积、指令信号后负变化面积。结果:纳入患者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躁狂相组患者关联性负变波幅B较对照组高[(22.8±4.8)μV;(16.0±5.7)μV;P<0.01],抑郁相组患者指令信号前负相期待波面积较对照组小[(292.8±161.6)μV2;(412.8±159.9)μV2;P<0.01],抑郁相组患者关联性负变指令信号后负变化潜伏期延长[(261.9±79.3)ms;(211.9±36.3)ms;P<0.05],抑郁相单相组比双相组的关联性负变指令信号后负变化潜伏期显著延长[(344.5±66.9)ms;(230.4±83.8)ms;P<0.01]。结论:关联性负变和指令信号后负变化等提示关联性负变潜伏期延长可能是抑郁相单相患者的素质标记,而关联性负变波幅的变化则可能是情感障碍患者的状态标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