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不同起搏方式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超声评价的对比研究

不同起搏方式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超声评价的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对比分析直接希氏束起搏(direct His-bundle pacing,DH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并探讨2D-STI和TDI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植入有DHBP和RVAP起搏方式的永久起搏器患者,分别在DHBP和RVAP状态下,采用2D-STI测量左室18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rs-SD)及最大差(Trs-Dif)、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前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值(Tas-post);采用TDI测量左室12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s-SD)及最大差(Ts-Dif)。结果与RVAP相比,DHBP状态下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HBP时2D-STI对左室收缩同步性检出率优于TDI,RVAP时2DSTI对左室收缩不同步检出率亦优于T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HB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均优于RVAP;RVAP可能会引起左室收缩不同步;2D-STI和TDI均能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2D-STI较TDI检出率更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