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野生动物学报》 >上海动物园食草动物幼体器官系统疾病发生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动物园食草动物幼体器官系统疾病发生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上海动物园食草动物种类繁多,分属于4目、10科、26属,共33种食草动物。本文调查了上海动物园区及繁殖场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食草动物幼体的发病记录共352例,统计出每种食草动物的总发病数、主要发病情况、主要发病系统,比较分析同亚科或同属动物的发病情况以找出规律。结果:白袋鼠(Macropus rufogriseus)、红颈袋鼠(Macropus rufogriseus)、赤大袋鼠(Macropus rufus)、灰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us)都是大袋鼠属,幼体期已经表现出了粗颌病的倾向。斑羚(Naemorhedus goral)与红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都是斑羚属,肠炎是两者幼龄动物常见病。欧洲盘羊(Ovis aries musimon)和岩羊(Pseudois nayaur)是羊亚科的成员,幼体常见病是寄生虫性腹泻。旋角羚(Addax nasomaculatus)和弯角剑羚(Oryx dammah)是马羚亚科的成员,幼体期多患腹泻、关节皮肤磨损。白脸牛羚(Damaliscus pygargus)和蓝角马(Connochaetes taurinus)是狷羚亚科的成员,幼体在成熟过程中常受到雄性首领的攻击而受伤。从总体看,食草动物幼体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最多;大多数食草动物1月龄内是发病高峰。本文最后探讨了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控措施。希望今后能根据动物的种属、日龄等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