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民兵》 >全力支前,要什么有什么

全力支前,要什么有什么

         

摘要

数字忠实地记录着历史。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一份关于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统计如下:投入民兵和民工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粮食2.15亿公斤……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走过的是那个枪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年代: 1948年11月,我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60万人,以徐州为中心,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到临城、南达淮河的广阔地域上,对国民党军展开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此次淮海战役,国民党80万"精锐之师",在65天之内即被歼灭55.5万。听到这个消息,就连远在苏联的斯大林也惊呼:"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连同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从根本上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当时的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指挥杜聿明坦言:国民党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三大战役,"兵民是胜利之本"。"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民兵、民工用小车、扁担保障了部队作战,再加把劲往前推,就推出一个新中国!"陈毅元帅这句经典话语的深意令人回味。淮海战役打响后,以民兵为骨干组成的支前大队推着独轮车,高喊着"不丢一个伤员,不丢一粒粮食,不误一分钟"的口号,不惜一切代价,跟随大军转战南北,为前线送粮、运弹药、转移伤病员……如今,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的木制独轮车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标志,构造简易却古老厚重,材质朴素却写满沧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