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理学通报》 >酸性鞘磷脂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及PPARα-PGC-1α通路的影响

酸性鞘磷脂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及PPARα-PGC-1α通路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在高脂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及对PPARα-PGC-1α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基于C57BL/6背景的ASMase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杂交后,获得封闭群杂合子(ASMase^(+/-))用于制备NAFLD模型。实验分4组,野生型正常对照组(WT+Chow)、野生型高脂组(WT+HFD)、ASMase杂合子正常对照组(ASMase^(+/-)+Chow)、ASMase杂合子高脂组(ASMase^(+/-)+HFD)。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养12周,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2周。实验结束后,生化法检测血清和肝脏脂质水平及肝功能变化;油红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观察肝脏中脂肪堆积和形态学变化;采用Amplex TM Red Sphingomyelinase试剂盒检测ASMase活性;Western blot检测ASMase、PPARα及其辅激活因子PGC-1α、下游基因CPT1的蛋白表达。结果WT+HFD组小鼠出现高胆固醇血症和肝功能异常,肝脏甘油三酯(TG)水平较WT+Chow组小鼠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空泡样变和肝纤维化,同时肝脏ASMase蛋白表达和活性升高(P<0.01或P<0.001),但CPT1、PPARα和PGC-1α蛋白表达较WT+Chow组无统计学意义;ASMase^(+/-)+HFD组小鼠肝脏TG含量较WT+HFD组明显降低,空泡样变和肝纤维化程度改善,并上调PPARα及其靶基因PGC-1α和CPT1的蛋白表达。结论ASMase促进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可能与其抑制PPARα-PGC-1α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