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科技成果》 >无缺血器官移植的发明与临床应用

无缺血器官移植的发明与临床应用

         

摘要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器官移植技术始终存在两大“先天缺陷”:器官缺血损伤和排斥反应。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明与临床应用,排斥反应已得到有效控制。然而,自人类首例临床器官移植开展以来,一直采用“冷移植”技术,即快速冷灌注获取供体器官,体外静态冷保存运送器官,然后将“冰冻”器官植入患者体内。在此过程中器官血供完全中断,缺血损伤不可避免,器官质量严重受损,是影响移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直困扰器官移植学科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研究者曾尝试缺血预处理、药物干预、基因与干细胞治疗等多种方法试图减轻该损伤,但均收效甚微。器官移植这一“先天缺陷”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器官缺血损伤可导致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甚至受体死亡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移植疗效和器官利用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