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对比分析

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探寻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以指导外科手术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诊治的212例临床病理学资料完整、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非全部胃癌病例,依肿瘤部位不同分为胃上部癌(56例)、胃中部癌(55例)、胃下部癌(101例)3组,对各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部位胃癌(胃上部癌组、胃中部癌组、胃下部癌组)患者的年龄[(59.80±10.10)岁、(56.10±11.12)岁、(52.20±13.01)岁,F=7.100,P=0.001)、性别(分别为男43例、女12例,男29例、女27例,男70例、女31例,χ~2=9.643,P=0.009)、肿瘤直径(≤5 cm分别为12、28、56例,>5 cm且≤10 cm为30、20、30例,>10em为13、8、15例,F=25.23,P=0.001)、分化程度(高为5、12、34例,中为20、24、50例,低为30、20、17例,F=29.34,P=0.001)、浸润深度(F=18.01,P=0.005)、TNM分期(F=17.98,P=O.005)、癌残留(F=8.28,P=0.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胃上部癌与胃中、下部癌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部位的胃癌在淋巴结转移(χ~2=6.12,P=0.43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部位胃癌的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不同,不同部位的胃癌和其生物学特性可为临床实施个体化手术以及判断疗效提供更好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