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我国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我国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正>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新近认识的一种蜱媒螺旋体感染的炎性多系统疾病.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lyme镇首次发现和证实而命名为LD.临床表现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ECM)为特征,伴有“流感”或“脑脊髓膜炎”样症状,中晚期分别为神经、心脏及关节病变.本文就近年来救国L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Burgdorfer等1982年首先在美国纽约州shelter岛捕获的126只丹敏硬蜱残虫体内发现有一种新的螺旋体占60%,他的同事Barboux用改进的Kelly’s培养基获得该螺旋体的纯培养.用该螺旋体做抗原,在LD患者血清中查出了特异性抗体,用感染的螺旋体的蜱叮咬新西兰白兔,可引起类似ECM病变,1983年steerc和Benach又从本患者的血液、脑脊液、ECM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同种螺旋体而正式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主要传播媒介为几种近缘硬蜱,如丹敏硬蜱、蓖麻硬蜱和全沟硬蜱等.主要储存宿主为小型啮齿动物和家畜.通过蜱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而发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