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风险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风险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风险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常规组(常规沟通模式),将2021年1月至12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风险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诊滞留时长、分诊评估时长、急救时长短于常规组,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沟通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讲解、服务响应、健康教育、人文关怀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风险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