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外作物育种》 >从苇状羊毛转移到多花黑麦草中的抗旱基因的基因渐渗作图

从苇状羊毛转移到多花黑麦草中的抗旱基因的基因渐渗作图

         

摘要

本文描述了抗旱基因从苇状羊毛(Festucaarundinacea var.glaucescens)(2n-4x-28)转移到多花黑麦草中的操作程序。首先将人工合成的多花黑麦草同源四倍体(2n=4x=28)与苇状羊毛杂交,将F1杂交种与二倍体多花黑麦草(2n-2x=14)杂交两次,得到渗透单个苇状羊毛基因的二倍体,该基因位于染色体3上核仁形成区臂的远端。通过育种监测来自苇状羊毛的AFLP和STS标记的转移。在7种干旱和高温胁迫条件下能够存活的回交3代作图群体的基因型都含有苇状羊毛的标记。STS标记为采用基于PCR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具有苇状羊毛抗旱基因的多花黑麦草品种提供了非原型(aprototype)。本文报道了苇状羊毛和多花黑麦草的属间重组频率。在育种初期,苇状羊毛部分同源染色体和多花黑麦草同源染色体的种间染色体优先配对是以较低频率的属间染色体联会为主。然而,在回交一代中,由于部分同源的染色体间的种间染色体没有配对的机会,以及随后有一半的苇状羊毛染色体丢失,因此,使属间杂交的频率提高。苇状羊毛的抗性基因一旦转入多花黑麦草中,苇状羊毛的序列就会与多花黑麦草高频率地重组,从而使一些可能会降低牧草品质的潜在有害基因组合丢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