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摘要

<正>中国自古是一个“情理社会”,发乎情,合于理,至于乐,情理交融。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所言的“情”并非人情,而是更为接近心理学中的情绪和情感,“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记·礼运》)。这种人的自然情感在中国社会中历来被置于重要的地位,对于情感的重视突出了心与心的连接。《周易》泰卦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从乡土社会到网络社会,乃至未来的“赛博社会”,情感体验与情感认同的形态虽不断变化,但情感能量始终影响着社会结构与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人类历史的演进,始终作为传播中的重要效能发挥者而存在。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2年第1期|69-70|共2页
  • 作者

    徐明华;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