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 >棕色田鼠和沼泽田鼠雄性社会行为与嗅觉相关脑区性激素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

棕色田鼠和沼泽田鼠雄性社会行为与嗅觉相关脑区性激素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

         

摘要

应用行为聚焦取样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比较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n =15 )和沼泽田鼠 (M .fostis) (n =15 )在同种雄雄交往中的行为差异 ,及在雄雄交往前后雌激素 β受体(ERβ)和雄激素受体 (AR)表达的差异。在 2h的雄雄交往中 ,前 1h棕色田鼠对同性入侵者有较多的攻击和防御行为 ,后 1h攻击行为较少 ,沼泽田鼠前后 1h差异不大 ,整个 2h期间 ,棕色田鼠较沼泽田鼠对同性入侵者有较多的攻击、防御行为 ,较少的非社会行为。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没有社会交往时棕色田鼠主嗅球系统投射区和犁鼻系统投射区ERβ免疫阳性细胞 (ERβ IRs)明显少于沼泽田鼠 ,且显色淡 ,AR免疫阳性细胞(AR IRs)在两种鼠间差异不大 ,且都明显少于各自的ERβ IRs。 2h交往后 ,棕色田鼠主嗅球投射区和犁鼻系统投射区的ERβ IRs细胞数明显少于交往前 ,AR IRs细胞数明显多于交往前 ;沼泽田鼠交往前与交往后ERβ IRs和AR IRs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 ,且显著多于交往后棕色田鼠ERβ IRs细胞数 ,显著少于交往后棕色田鼠AR IRs细胞数。以上结果表明 :两种田鼠在社会交往中社会行为不同 ;ERβ的减少和AR的增多可能在社会识别及攻击行为中均起一定的作用 。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