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核农学报》 >种植密度及氮肥对绿洲区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和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及氮肥对绿洲区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

为探讨不同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的综合效应对蒙古黄芪光合特性、有效成分和产量的调控机理,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于2019—2020年在绿洲区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种植密度(180000、240000、300000株·hm^(-2),分别记作D1、D2、D3)做主区,施氮量(0、40、80、120 kg N·hm^(-2),分别记作N0、N1、N2、N3)做裂区,测定蒙古黄芪生育期内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征、有效成分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黄芪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产量和黄芪甲苷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N2D1和N2D3处理相比,N2D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产量、黄芪甲苷含量分别提高59.31%和38.88%、41.22%和15.18%、40.68%和7.22%、15.15%和10.52%、0.027和0.019个百分点。在相同种植密度下,与N0D2、N1D2、N3D2处理相比,N2D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产量、黄芪甲苷含量分别提高75.18%、31.76%、17.79%,70.13%、22.28%、8.32%,39.36%、29.66%%、22.61%,144.66%、23.41%、20.47%,0.079、0.053、0.04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氮肥施用量80 kg·hm^(-2)(N2)结合种植密度240000株·hm^(-2)(D2)是最优栽培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蒙古黄芪光合特性、产量和黄芪甲苷含量。本研究结果为蒙古黄芪合理施肥与密植提供了技术参考,在黄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