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脏杂志》 >PCI术后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分布及其基因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

PCI术后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分布及其基因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

         

摘要

目的:描述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并评价依据基因型指导PCI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1入选2013年1月-7月在西京医院心内科行PCI的来自西北地区汉族患者2 117例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根据不同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为快代谢基因型(*1/*1)、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和慢代谢基因型(*2/*2、*2/*3、*3/*3);2从上述人群中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153例,按基因型分为2组:正常代谢组(快代谢基因型,59例)和弱代谢组(中间代谢和慢代谢基因型,94例)。正常代谢组患者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至1年,而弱代谢组氯吡格雷150 mg/d强化治疗1个月,后75 mg/d至1年抗血小板治疗;于术后1、3、6、9和12个月随访并记录和比较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1检测入选的2117例患者基因型结果显示,快代谢基因型(*1/*1)885例,发生率41.80%,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971例,发生率45.86%,其中*1/*2占39.16%,*1/*3占6.70%,慢代谢基因型(*2/*2、*2/*3、*3/*3)261例,发生率12.32%。2正常代谢组失訪6例,弱代谢组失訪5例,两组失訪率(9%vs.5%)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正常代谢组和弱代谢组MACE发生率[12.3%(6/59)vs.10.1%(8/94),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入选患者CYP2C19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发生率高,其中以*1/*2为主,2按基因型采取不同剂量的抗血小板药物后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