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热话题与冷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热话题与冷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摘要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华民族追寻千年,中国共产党奋进百年。风雨如磐,决心似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哪些贡献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产生了怎样的世界性影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实现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成功跨越?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