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定量测定尿促性腺激素判断女童性发育程度的临床研究

定量测定尿促性腺激素判断女童性发育程度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定量检测女童尿促性腺激素进而诊断性发育程度的临床意义,便于女童性发育异常筛查的简便法。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于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368例女童进行分析,全部女童均有乳房发育表征,都经过了血清卵泡生成素、Gn RH激发试验、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检查,也同期完成了尿促黄体生成素、尿卵泡生成素检查。根据2007年《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关于性早熟的诊断标准诊断,受试女童有无性早熟。根据性早熟与否将女童进行分类,包括非性早熟组(230例)与性早熟组(138例)。对比两组女童的尿促黄体生成素与尿卵泡生成素。根据性早熟指南标准诊断结果,就女童的尿促黄体生成素与尿卵泡生成素制作ROC(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曲线,明确尿促黄体生成素与尿卵泡生成素的左侧拐点,作为诊断的临界值,以此测算尿促黄体生成素、尿卵泡生成素各自或联合数据,作为判断女童性早熟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的依据。结果尿促黄体生成素与性早熟组女童尿卵泡生成素高于非性早熟组(P<0.05)。女童尿促黄体生成素与尿卵泡生成素判断性早熟的临界值是5.67 U/mmol与1.60 U/mmol。尿促黄体生成素、尿卵泡生成素单独以及联合判断性早熟的敏感度是:88.41%、76.81%、89.85%,特异度依次对应95.65%、90.43%、96.52%。尿促黄体生成素与尿卵泡生成素同步参考作为判断女童性早熟的可靠性比单一指标参考高。结论尿促黄体生成素、尿卵泡生成素能够简便识别出女童有无性早熟,作为女童健康体检筛查性早熟的依据,极具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