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指南心力衰竭标准治疗,除外ACEI/ARB,50例);选取年龄、性别及LVEF与观察组相匹配,口服贝那普利(洛汀新)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贝那普利+指南心力衰竭标准治疗,57例);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202 d。主要比较2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BNP及LVEF水平;以及对伴有低血压及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结果显示,与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使终点事件相对风险降低了33%(HR=0.67,95%CI:0.46~0.87,P=0.022),其中心血管病死率(HR=0.58,95%CI:0.34~0.74,P=0.031)、因心力衰竭无计划再住院率(HR=0.65,95%CI:0.42~0.84,P=0.002)、全因死亡率(HR=0.55,95%CI:0.35~0.76,P=0.043)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较之基线期的增加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伴有低血压及严重肾功能不全的HFrEF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结论:与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HFrEF中有着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临床耐受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