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返归本心抑或正闻熏习?——佛学理论对当代道德修养的方法论启示

返归本心抑或正闻熏习?——佛学理论对当代道德修养的方法论启示

         

摘要

熊十力与吕瀓在20世纪初的"性觉"与"性寂"之争凸显了此两种佛学传统对熏习的不同态度。以唯识学为代表的"性寂"说以种习说为基础,认为每一个身心活动都会对阿赖耶识产生相应的作用和影响,因而视熏习,尤其是"正闻熏习"为获得解脱的之关键,在修行论上提倡"渐熏"的心性革新进路;而以禅宗等中国化佛学为代表的"性觉"(如来藏)说,以《大乘起信论》"真如无明互熏说"为基础,暗含着否认熏习对解脱具有积极作用的倾向,因而在修行论上提倡返归本心、明心见性的返本进路。这两种修行进路各有千秋,若能在二者之间取长补短、古为今用,将对创造性转化传统佛学资源,探索当代道德修养的基本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