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杭州地区大学新生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杭州地区大学新生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摘要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新入学的大学生膳食情况,为探讨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6所高校的1 752名大学新生进行体检和膳食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大学新生的膳食模式。结果因子分析得出3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分别为"动物性食物型"(摄入较多的猪肉、牛羊肉、禽肉、鱼虾类及动物肝脏等)、"西方快餐型"(摄入较多的西式快餐及油炸食物、零食、可乐/雪碧、咖啡、糖类)和"传统中国型"(摄入较多的粮谷类、新鲜蔬菜水果、蛋类、豆制品、奶类及猪肉)。"动物性食物型"和"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中高分位组的体质量均数(BMI)均高于低分位组(t值分别为-5.083,-6.068,P值均〈0.01),而"传统中国型"模式中高分位组BMI(20.1 kg/m2)低于低分位组(20.7 kg/m2)(t=3.779,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可以增加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风险(超重/肥胖:OR=1.36,95%CI=1.02~2.08,P〈0.05;中心性肥胖:OR=1.54,95%CI=1.16~2.03,P〈0.01);而"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可以降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危险性(超重/肥胖:OR=0.60,95%CI=0.44~0.90,P〈0.01;中心性肥胖:OR=0.87,95%CI=0.67~0.99,P〈0.05)。结论膳食模式对大学新生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生有影响,应坚持"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