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磁共振和螺旋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模型对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

磁共振和螺旋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模型对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基于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MRA)和螺旋CT造影技术(CTA)的盆腹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对胎盘植入患者盆腹腔血管显示情况和指导介入手术方案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RA组和CTA组,每组各27例,均行介入手术治疗。MRA组采用MRA检查并构建盆腹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了解胎盘与子宫血流情况,并指导手术方案制定;CTA组采用CTA检查并构建盆腹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分析胎盘、子宫血流情况指导手术方案制定。收集MRA和CTA盆腹腔血管三维模型显示不同级别盆腹腔动脉血管情况;造影剂用量、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行组间比较:术后对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方案满意率调查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MRA和CTA盆腹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对左右子宫动脉、左右阴部内动脉、左右闭孔动脉及左右闭孔静脉均能较为清晰地显示,2种方法上述血管识别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MRA构建模型对骶横静脉的识别率均明显高于CTA构建的三维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A组患者介入术造影剂剂量[(1.49±0.31)ml]、曝光时间[(12.37±1.67)s]均较CTA组[(2.07±0.76)ml、(17.95±1.92)s]少,介入手术耗时[(32.51±9.18)min]较CTA组[(40.39±7.82)min]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61、6.457及5.439,均P<0.05)。MRA检查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率(11.11%)低于CTA检查(2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7,P<0.05)。术后手术医师对MRA检查构建模型指导的手术方案满意率(96.30%)高于CTA构建的三维模型指导制定的手术方案(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7,P<0.05)。结论 基于MRA和CTA检查数据构建的盆腹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为行介入手术治疗的胎盘植入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但MRA对盆腹腔关键血管的显示更为完整清晰,所指导制定的手术方案更完善,所使用的造影剂、栓塞剂剂量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率更低,明显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