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输血杂志》 >血小板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自溶的机制探讨

血小板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自溶的机制探讨

         

摘要

目的探索血小板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效能并尝试阐明其抗菌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SA组和血小板处理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3次SA组和血小板处理组共6份菌液OD600值及6份菌液涂板菌落计数评价血小板的抗SA效能;分别采用His Sq2000测序仪和Q-Exactive质谱仪做基因转录组学和蛋白质谱分析检测血小板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细菌自溶能力的变化,并通过做qRT-PCR和Trition X-100诱导下细菌自溶能力检测进一步验证。结果菌液OD600值测定试验显示:终浓度(×109/L)为100、150、200的血小板处理SA 10 h后菌液OD600值分别为0.314、0.152、0.234,而对照组为1.223(P<0.01),其中血小板浓度为150×109/L时处理SA后OD600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其他血小板浓度处理组(P<0.01);与对照组SA相比,血小板(150×109/L)处理SA后,在转录水平上调控细菌自溶活性的双组分系统基因lyt S、lytR及其下游基因lrg A、lrg B变化倍数分别为0.165、0.086、0.045、0.107,下调明显(P<0.01),自溶酶基因atl A为3.596,上调明显(P<0.01),在蛋白水平上,蛋白质谱分析SA水解酶和自溶酶相对定量:血小板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7 vs 0.633、1.326 vs 0.834(P<0.01);血小板(150×109/L)处理SA后与对照组在Triton X-100的诱导下细菌的浊度(OD600)比较:0.5、1.5、2.5h分别为0.052 vs 0.112、0.046 vs 0.089、0.048 vs 0.061(P<0.01)。结论血小板通过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双组份系统自溶调节基因致细菌发生自溶来发挥抗菌作用;本研究发现所发现的血小板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的抑菌靶点和途径,或为临床综合治疗细菌性感染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