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叙事医学》 >疾痛的意义与叙事医学——读《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有感

疾痛的意义与叙事医学——读《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有感

         

摘要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等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痛苦,是人们一生都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然而,当患者抱怨疾痛问题时,医生一般只将其简化成狭隘的科技议题,即疾病问题,现代医疗系统惯于将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仅与身体相关。《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作者、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中文名凯博文)却认为,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1]。这本书将疾痛放在了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进行深度释义,探究人生的底色和境况。作者用了人类学的方法来讲述这个特殊的故事,从一个个具体个案出发,将它们作为映射不同社会文化系统特质的一面镜子,继而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审视疾痛本身所带的文化和社会属性,来质疑对于医学的现有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